MD安德森癌症中心质子治疗复发性肺癌的报告 2017-05-18

来源:质子中国

 

美国时间2017年3月18日,2017年胸部肿瘤多学科研讨会在美国旧金山落下帷幕。会上,质子治疗凭借其在肺癌复发患者治疗中取得的优异疗效再次获得广泛关注。

复发性肺癌的治疗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肺癌复发患者通常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而放射线累积对肿瘤周围重要组织(如心脏、健康肺组织、食管)的影响也限制了根治性放疗在既往接受过放射治疗的肺癌复发患者中的应用,因此姑息治疗成为了肺癌复发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既往已经有多个研究证实质子治疗凭借其Bragg峰优势,可以用于复发肿瘤的再程放射治疗。本次胸部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上张玉蛟教授作为Senior Author、Jennifer Ho医生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胸部肿瘤适形调强质子放射治疗再程放疗》首次证实了适形调强质子放射治疗(IMPT)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肺癌复发患者,延长患者生存期,显着减少治疗相关毒性,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纳入样本数量最大的胸部肿瘤IMPT 再程放疗相关研究。

“治疗既往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是临床医生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如何能够让患者接受足够大的照射剂量消除新发肿瘤,又不会对患者健康组织造成严重伤害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研究第一作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住院医师Jennifer Ho表示,“我们的研究第一个证实了IMPT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这些患者,且能够在不增加严重毒性反应的前提下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

“既往,20%-30%的患者在接受再程放疗后都会出现中到重度甚至致命性毒副反应。我们知道使用IMPT技术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治疗计划,更好的保护健康组织,但是我们并不确定IMPT技术的这一优势能否转化成更好的临床疗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学教授、研究的Senior Author张玉蛟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与其他类型的放射治疗方法相比,使用IMPT技术(为肺癌复发患者实施再程放射治疗)能够获得更好局控率和生存率,且毒性小,表明IMPT是胸部肿瘤复发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Key Points

本试验中患者接受IMPT再程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

随访1年时,照射剂量高于或等于中位照射剂量的接受IMPT再程放疗的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率为接受低剂量IMPT再程放疗患者的2倍(100% vs 49%);局部治疗无失败率几乎为接受低剂量IMPT再程放疗的患者的4倍(84% vs 23%);1年无进展生存率比接受低剂量IMPT再程放疗的患者高近5倍(76% vs 14%)

IMPT再程放疗耐受性良好,仅有2名患者(7%)出现了中到重度远期肺毒性反应小编选译了部分摘要内容请大家先睹为快:

材料与方法

研究纳入了27名2011-2016年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IMPT再程放疗的肺癌复发患者。每一位患者都接受了4D-CT模拟和肿瘤运动分析,并针对每一位患者实施了个性化肿瘤运动-剂量不确定性分析。纳入试验的所有患者既往都接受过放射治疗,93%因肺癌复发接受IMPT再程放疗,另外7%既往接受的放射治疗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位剂量66Gy (43.2-84Gy)。

实验结果

其中22名患者(81%)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治疗后仍然存活的患者随访了2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18个月,超过一半的(54%)患者治疗后总生存时间为1年。1年和2年无局部治疗失败率(local failure,LF)均为78%;1年无局部复发率(local-regional relapse,LRR)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1%和51%。接受66Gy或以上剂量照射的患者1年无局部复发率显着高于照射剂量低于66Gy的患者。患者确诊时T分级高、鳞癌和复发肿瘤体积较大与患者总生存率差有关。所有患者再程放疗耐受性良好,只有2名患者(7%)出现了3级肺毒性反应,没有出现3级或3级以上食管炎,没有出现4-5级毒性反应。

试验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IMPT能够提高复发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治疗毒性非常低,患者耐受性好。研究结果还表明高剂量照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IMPT能够成为胸部肿瘤患者再程放疗安全有效的选择。(质子中国 编译报道)

参考文献
J.C.Ho, Q.N. Nguyen, H. Li, P.K. Allen, X. Zhang, X.R. Zhu,D.R. Gomez,S.H. Lin,1M.T. Gillin, R.U. Komaki, Z. Liao, S.M. Hahn, and J.Y. Chang;Reirradiation of Thoracic Cancers with 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Therapy